Thursday 20 February 2020

无我





无我是佛发现五取蕴的共相之一,五蕴的共相是“无常、苦、无我”
; 什么是“共相”呢?共相是指共同特征。佛陀说“无我者非我、非我所,非我之我。”以不实之义为无我。当观受无常,如是观者则于受调伏欲贪、断欲贪(忿怒) ;当观识无常,如是观则识非我,非我所、亦非我体。

内观四念处、凡是集法都是灭法、修四圣谛:
此乃觉的集、此乃觉的住、此乃觉的灭;
此乃受的集、此乃受的住、此乃受的灭;
此乃思的集,此乃思的住,此乃思的灭;
此是色的集,此是色的住,此是色的灭;
此是行的集,此是行的住,此是行的灭。
破心中的欲望→五蕴欲、情欲,(宇宙世界)色欲,无色欲,和我执。
梵语ana^tman 或 nir-a^tman,巴利语anattan。又作非身、非我(凡夫认为心身中存在个“我”:把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是“我”,或者认为“我”在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中;而这种自我感觉,正是对身心错误认识)。南传上座部佛教 [1]  的论书《 [2]  阿毗达摩概要精解 [3]  》说到:世界是由物质及精神现象组成,物质叫做色法,精神现象叫做名法。其中组成色法的最小单位是色聚,组成名法的最小单位是心、心所。色法、名法都是在非常快速的生灭着,一弹指间,名色法就生灭了上亿次。
同样,人也是由色法、名法构成,这里面没有恒常不变的我,没有灵魂。组成人的这些极其细微的色法与名法,一直都在那里不停的刹那的生灭着,根本就找不到一个不生灭的东西,也找不到一个叫做‘我’的实体存在,------这都是可通过修行(大念处经)亲证和亲见的。
“任何生命的身、心都在刹那不停地变化著,既有某一阶段的微小量变,也有不同生命形态之间的质变,质变也就是所常说的轮回,这中间没有一个不变的“我”存在。
四念处」在早期的佛教中的修行方法,北传汉译的『念处经』及南传巴利文第二十二经均有叙述。要义为如实观察,即「观身如身、观受如受、观心如心、观法如法」,但是在后期佛教,四念处被窄化为「观身不净、观受是苦、观心无常、观法无我」(是对治法,但易执彼端,其不净乎?其苦乎?无常乎?无我乎?岂可求之,当如实观之,不可妄定),在解脱烦恼的力道和效果上,减弱很多,其中的原因很微妙,有许多值得探究之处,如何经由四念处的修持而灭除烦恼,借此文略作介绍。
其实世尊在和外道修行时也达到非想非非想处定。不过那只是定,细微执着于有我而修的禅定(虽然说在那一个境界时确确实实没有了我这个概念,但是其“行”依旧幽微细潜的在发动,所以,在非想非非想定中,随着不同人的念妄动生发的不定,处于非想非非想的“有命”终究会在非常非常遥远的时间后重新从定中出来,且由于在非想非非想定中不执于有我,而“行"却也依旧发动,故从定中出来时,同分妄见与别业妄见重新边计执为我之凡人(主要是细微的无始来积累的别业妄见,同分妄见比较少)),所以当出来后又循流生死,反反复复。世尊察觉到非想非非想并不是终极的解脱之道,故而另寻正道。在菩提树下,不断反“观”一切,而不是像最初外道那样不执着于一切而入定,而是“观”一切如如不动而入定,故而在定中不会循流幽微的“行”,故而能进一步破执“识”(色,受,想,行,识,其中粗相主要在色,受,想,包括一些行,幽微的细相主要在行和无明所生的识)。因为外道的定实际上是依旧随流着幽微的行,和识在哪里反反复复的,而世尊“观”而入定,便能在定中察觉一切,不为一切所动,故而最终解脱。
色(觉、受、想、行)是诱人的、令人喜悦的。渴爱在那里生起;(执取欲获得)各种色(觉、受、想、行)。
  于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染着缠绵,名曰众生。
  愚痴无闻凡夫,不如实知色集,色灭,色味,色患,色离,不如实知故,乐著彼色,赞叹于色;乐著于色,赞叹色故取,取缘有,有缘生,生缘老死忧悲恼苦,如是纯大苦聚生,是名色集,受、想·行、识集。
如是我闻:一时,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尔时、世尊告诸比丘:“有五受阴,何等为五?色受阴,受、想、行、识受阴。愚痴无闻凡夫,不如实知色,色集,色灭,色味,色患,色离;不如实知故,于色所乐,赞叹,系著,住。色缚所缚,内缚所缚,不知根本,不知津际,不知出离。是名愚痴无闻凡夫,以缚生,以缚死,以缚从此世至他世;于彼亦复以缚生,以缚死。
世尊告诸比丘:“有五受阴:色受阴,受、想,行、识受阴。我于此五受阴,五种如实知。色如实知,色集、色味、色患、色离如实知。如是受……。想……。行……。识如实知,识集、识味、识患、识离、如实知。云何如实知?诸所有色,一切四大及四大造色,是名如是色如实知。
云何色集如实知?于色喜爱,是名色集,如是色集如实知。
云何色味如实知?谓色因缘生喜乐,名色味,如是色味如实知。
云何色患如实知?若色无常、苦、变易法,是名色患如是色患如实知。
云何色离如实知?若于色调伏欲贪,断欲贪,越欲贪,是名色离,如是色离如实知。
云何受如实知?有六受身:眼触生受,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触生受,是名受,如是受如实知。云何受集如实知?是受集,如是受集如实知。云何受味如实知?缘六受生喜乐,是名受味,如是受味如实知。云何受患如实知?若受无常、苦、变易法,是名受患如是受患如实知。云何受离如实知?于受调伏欲贪,断欲贪,越欲贪,是名受离,如是受离如实知。云何想如实知?谓六想身。云何为六?谓眼触生想,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触生想,是名想,如是想如实知。云何想集如实知?谓触集是想集,如是想集如实知。云何想味如实知?想因缘生喜乐,是名想味,如是想味如实知。云何想患如实知?谓想无常、苦、变易法,是名想患,如是想患如实知。云何想离如实知?若于想调伏欲贪,断欲贪,越欲贪,是名想离,如是想离如实知。云何行如实知?谓六思身,眼触生思,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触生思,是名为行,如是行如实知。云何行集如实知?触集是行集,如是行集如实知。云何行味如实知?谓行因缘生喜乐,是名行味,如是行味如实知。云何行患如实知?若行无常、苦、变易法,是名行患,如是行患如实知。云何行离如实知?若于行调伏欲贪,断欲贪,越欲贪,是名行离,如是行离如实知。云何识如实知?谓六识身,眼识身,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识身,是名为识身,如是识身如实知。云何识集如实知?谓名色集是名识集,如是识集如实知。云何识味如实知?识因缘生喜乐,是名识味,如是识味如实知。云何识患如实知?若识无常、苦、变易法,是名识患,如是识患如实知。云何识离如实知?谓于识调伏欲贪,断欲贪,越欲贪,是名识离,如是识离如实知。
所谓无明,云何是无明?谁有此无明”?舍利弗答言:“无明者谓不知,不知者是无明”?“何所不知”?“谓色无常,色无常如实不知,色磨灭法,色磨灭法如实不知;色生灭法,色生灭法如实不知。受、想、行,识(无常),受、想、行、识无常如实不知;如(受、想、行)识磨灭法,(受、、行)识磨灭法如实不知;(受、想、行)识生灭法,(受、想、行)识生灭法如实不知
若沙门、婆罗门,于色如是知、如是见;如是知、如是见,离欲向,是名正向,若正向者我说彼入。受、想、行、识,亦复如是。若沙门、婆罗门,于色如实知、如实见,于色生厌、离欲,不起诸漏,心得解脱。若心得解脱者,则为纯一,纯一者则梵行立,梵行立者离他自在,是名苦边。受、想、行、识,亦复如是”。
世尊告诸比丘:“当观色无常,如是观者,则为正见;正见者则生厌离,厌离者喜贪尽,喜贪尽者说心解脱。如是观受、想、行、识无常,如是观者,则为正见;正见者则生厌离,厌离者喜贪尽,喜贪尽者说心解脱。如是比丘!心解脱者,若欲自证,则能自证:我生已尽,梵行已立,所作已作,自知不受后有”。
  世尊告诸比丘:“于色当正思惟,观色无常如实知。所以者何?比丘于色正思惟,观色无常如实知者,于色欲贪断,欲贪断者说心解脱。如是受……。想……。行……。识,当正思惟,观识无常如实知。所以者何?于识正思惟,观识无常者,则于识欲贪断,欲贪断者说心解脱。如是心解脱者,若欲自证,则能自证:我生已尽,梵行已立,所作已作,自知不受后有”。
如是我闻:一时,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尔时、世尊告诸比丘:“若众生于色不味者,则不染于色,以众生于色味故,则有染著。如是众生于受、想、行、识不味者,彼众生则不染于(受,想、行、)识,以众生味受、想、行、识故,彼众生染著于(受、想、行、)识。诸比丘!若色于众生不为患者,彼诸众生不应厌色,以色为众生患故,彼诸众生则厌于色。如是受、想、行、识不为患者,彼诸众生不应厌(受、想、行、)识;以受、想、行、识为众生患故,彼诸众生则厌于(受、想、行、)识。诸比丘!若色于众生无出离者,彼诸众生不应出离于色;以色于众生有出离故,彼诸众生出离于色。如是受、想、行、识于众生无出离者,彼诸众生不应出离于(受、想、行、)识;以受、想、行、识于众生有出离故,彼诸众生出离于(受、想、行、)识。诸比丘!若我于此五受阴,不如实知味是味,患是患,离是离者,我于诸天、若魔、若梵,沙门、婆罗门,天、人众中,不脱、不出、不离,永住颠倒,亦不能自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诸比丘!我以如实知此五受阴,味是味,患是患,离是离,故我于诸天、若魔、若梵,沙门、婆罗门,天、人众中,[自证]得脱、得出、得离、得解脱结缚,永不住颠倒,亦能自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”。时诸比丘闻佛所说,欢喜奉行。
于汝意云何?色为常为无常耶”?答言:“无常”。“无常者为苦耶”?答言:“是苦”。“若色无常、苦,是变易法,圣弟子于中宁有是我,异我相在”?答言:“不也。“于汝意云何?如是受、想、行、识,为常为无常”?答言:“无常”。“若无常者是苦耶”?答言:“是苦”。“若无常、苦,是变易法,圣弟子于中宁有是我,异我,相在不”?答言:“不也”。“当知色若过去、若未来、若现在,若内、若外,若粗、若细,若好、若丑,若远、若近,于一切色不是我,不异我,不相在,是名如实知。受、想、行、识,若过去、若未来、若现在,若内、若外,若粗、若细,若好、若丑,若远、若近,于一切识不是我,不异我,不相在,是名如实知。
世尊告诸比丘:“色是无常,无常则苦,苦则非我,非我者彼一切非我,不异我,不相在,如实知是名正观。受、想,行、识,亦复如是。多闻圣弟子,于此五受阴非我、非我所观察;如是观察,于诸世间都无所取;无所取故无所著;无所著故自觉涅槃:我生已尽,梵行已立,所作已作,自知不受后有”。
【相应部】[四八] 第六 
[尔时,世尊]在舍卫城……乃至……
‘诸比丘!我为汝等说五蕴及五取蕴,且谛听!
  诸比丘!以何为五蕴耶?
  诸比丘!所有色之过去、未来、现在、内、外、粗、细、劣、胜、远、近者,名为色蕴。
  所有受之……所有想之……乃至……所有行之过去、未来、现在、内、外、粗、细……乃至……名为行蕴。
  所有识之过去、未来、现在、内、粗、细、劣、胜、远、近者,名为识蕴。
  诸比丘!此等名为五蕴。
佛陀在《蕴相应·蕴经》(Khandha sutta)等经中解释五取蕴说:
  “诸比库,什么是五取蕴(pa¤cupādānakkhandhā)呢?
  1) 诸比库,凡任何色(Yau ki¤ci, bhikkhave,rapau),无论是过去、现在、未来、内、外、粗、细、劣、胜,还是远、近,是有漏的(sasavau),可执取的(upadaniyau),这称为色取蕴(ayau vuccatirapupadanakkhandho)。
  2) 凡任何受(Ya kaci vedana),无论是过去、现在、未来、内、外、粗、细、劣、胜,还是远、近,是有漏的,可执取的,这称为受取蕴(ayau vuccativedanupadanakkhandho)。
  3) 凡任何想(Ya kaci sa¤¤a),无论是过去、现在、未来、内、外、粗、细、劣、胜,还是远、近,是有
  漏的,可执取的,这称为想取蕴(ayau vuccatisa¤¤upadanakkhandho)。
  4) 凡任何行(Ye keci saikhara),无论是过去、现在、未来、内、外、粗、细、劣、胜,还是远、近,
  是有漏的,可执取的,这称为行取蕴(ayau vuccatisaikharupadanakkhandho)。
  5) 凡任何识(Yau ki¤ci vi¤¤aoau),无论是过去、现在、未来、内、外、粗、细、劣、胜,还是远、
  近,是有漏的,可执取的,这称为识取蕴(ayauvuccati vi¤¤aoupadanakkhandho)。
  诸比库,这些称为五取蕴(Ime vuccanti, bhikkhave,pa¤cupadanakkhandha)。”(S.3.4 [4] 
尔时、世尊告诸比丘:「众生於无始生死,无明所盖,爱结所系,长夜轮回生死,不知苦际。诸比丘!譬如狗,绳系著柱,结系不断故。顺柱而转,若住、若卧,不离於柱。如是凡愚众生,於色不离贪欲,不离爱,不离念,不离渴,轮回於色,随色转,若住、若卧,不离於色。如是受、想、行、识,随受、想、行、识转,若住、若卧,不离於(受、想、行)识。..
  凡愚众生,不如实知色,色集,色灭,色味,色患,色离。於色不如实知故,乐著於色;乐著色故,复生未来诸色。......乐著於识;乐著识故,复生未来诸识
犍度篇蕴相应
[八二] 第十 满月(汉译杂阿经卷二(大正藏二、一四b)中部经典一0九、一一0。)
  一 尔时,世尊住舍卫城东园鹿母讲堂,与大比丘众俱。
  二 时,世尊於十五日布萨满月之夜,为比丘众所围绕而坐於露地。
  三 时,有一比丘,从座而起,偏袒[右]肩,向世尊合掌,白世尊曰:
  “大德!世尊若许答我问者,我愿聊问世尊。”
  “比丘!然则坐於己座,而如所欲问。”
  四 “唯唯,大德!”彼比丘应答世尊。则坐於己座,而白世尊曰:
  “大德!有五取蕴,谓:色取蕴、受取蕴、想取蕴、行取蕴、识取蕴是,此事然耶?”
  “比丘!有五取蕴,谓色取蕴……
  五 “善哉,大德!”彼比丘欢喜、随喜世尊之所说,再问世尊曰:
  “大德!此五取蕴以何为根耶?”
  “比丘!此五取蕴乃以欲为根。”
  六 ……乃至……
  “大德!彼五取蕴即是取耶?以离五取蕴有取耶?”
  “比丘!彼五取蕴亦非即取,亦非离五取蕴有取。於彼有贪欲者,此,乃取。”
  七 “善哉,大德!”彼比丘……乃至……再问世尊言:
  “大德!於五取蕴,应有欲贪之差别耶?”
  “比丘!世尊当说,比丘!於此有一人如是思惟,谓:我於未来世得如是色,我於未来世得如是受,我於未来世得如是想,我於未来世得如是行,我於未来世得如
  是识。比丘!於如是五取蕴,当有欲贪之差别。”
  八 “善哉,大德!”彼比丘……乃至……更问世尊曰:
  “如何蕴名为蕴耶?”
  “比丘!以色之过去、未来、现在、内、外、粗、细、劣、胜、远、近名为色蕴。以受……想……行……识之过去、未来、现在、内、外、粗、细、劣、胜、远、
  近名为识蕴。比丘!以此等之蕴名为蕴。”
  九 “善哉,大德!”彼比丘……乃至……更问世尊曰:
  “大德!依何因、何缘名为色取蕴耶?依何因、何缘为受取蕴耶?依何因、何缘为想取蕴耶?依何因、何缘为行取蕴耶?依何因、何缘为识取蕴耶?”
  “比丘!以四大为因、以四大为缘,而为色取蕴。以触为因、以触为缘,而为受取蕴。以触为因、以触为缘,而为想取蕴。以触为因、以触为缘,而为行取蕴。
  以名色为因、以名色为缘,而为识取蕴。”
  一0 “善哉,大德!”彼比丘……乃至……更问世尊曰:
  “大德!如何而起有身见耶?”
  “比丘!於此处之无闻凡夫,不见圣人,不知圣人之法,不顺圣人之法,不见善知识,不知善知识之法,不顺善知识之法,以见色是我,我乃色有,我中有色、色
  中有我。见受……想……行……识是我,我乃识有,我中有识,识中有我。比丘!如是而起有身见。”
  一一 “善哉,大德!”彼比丘……乃至……更问世尊曰:
  “大德!如何而不起有身见耶?”
  “比丘!於此处有有闻之圣弟子,见圣人之法,知圣人之法,善顺圣人之法,见善知识,知善知识之法,善顺善知识法,不以色是我,我乃以色而有,我中有色、
  色中有我,不以受……想……行……识是我,我乃识有,我中有识,识中有我。比丘!如是而不起有身见。”
  一二 “善哉,大德!”彼比丘……乃至……更问世尊曰:
  “大德!以何为色之味?以何为过患?以何为出离耶?以何为受……想……行……识之味?以何为过患?以何为出离耶?”
  “比丘!缘色所生喜乐为色之味。色之无常、苦、变易之法,为色之过患。於色调伏欲贪、断欲贪,为色之出离。缘受……想……行……识所生喜乐,为识之味。识之无常、苦变易之法,为识之过患。於识调伏欲贪、断欲贪为识之出离
  一三 “善哉,大德!”彼比丘欢喜、随喜世尊之所说,而更问世尊曰:
  “大德!如何知、如何观者,於此有识之身及外之一切诸相,不起我慢、我所慢之随眠耶?”
  “比丘!如是以正慧作如实观色之过去、未来、现在、内、外、粗、细、劣、胜、远、近之一切色,此非我所,此非我,此非我体。如是以正慧作如实观受……想……行……识之过去、未来、现在、内、外、粗、细、劣、胜、远、近之一切识,此非我所,此非我,此非我体。比丘!如是知、如是观者,则於此有识之身及外之一切诸相,不起我慢、我所慢之随眠。”
  一四 其时有一比丘,心生思念:
  “如是色乃无我,受……想……行……识乃无我。[然]无我所作之业,何者之我应受?”
  一五 时,世尊心知彼比丘心之所思念,以告诸比丘曰:
  “诸比丘!此处有一愚人,以无智、无明渴爱所碍之心,思惟能越师教而言,[谓:]“如是色乃无我,受……想……行……识乃无我,[然]无我所作之业,何
  者之我应受?”诸比丘!处处於彼诸法,受我质问之调练!
  一六 诸比丘!汝等於意如何?色是常耶?是无常耶?”
  “大德!是无常。”
  受……想……行……
  “识是常耶?是无常耶?”
  “大德!是无常。”
  “无常者是苦耶?是乐耶?”
  “大德!是苦。”
  “无常、苦、变易之法者,以见於此,得以此是我所,此是我,此是我体耶?”
  “大德!不也。”
  “诸比丘!应如是以正慧如实作观。是故诸色之过去、未来、现在、内外、粗细、劣、胜、远、近之一切色,乃非我所,非我,非我体。
  二二 受……
  二三 想……
  二四 行……
  二五 应如是以正慧如实作观。识之过去、未来、现在……乃至……远近之一切识,乃非我所,非我,非我体。
  二六 诸比丘!圣弟子以此名为减而不增,舍而不取,退而不近,离薰而不偏薰。
  二七 何以减而不增耶?以减色而不增,以减受……想……行……识而不增。
  二八 何以舍而不取耶?以舍色而不取,以舍受……想……行……识而不取。
  二九 何以退而不近耶?以退去色而不近,退去受……想……行……识而不近。
  三0 何以离薰而不偏薰耶?以离薰色而不偏薰,离薰受……想……行……识而不偏薰。
  三一 诸比丘!有闻之圣弟子,作如是观,以厌患於色,厌患於受……想……行……识,厌患而离贪,离贪而解脱,解脱而生解脱智,则知:生已尽、梵行已立、所作已办、不受后有。
  
  [八一] 波陀聚落
  尔时,世尊住拘睒弥国瞿师多罗园。
  时,世尊清晨著下衣、持钵、衣,入拘睒弥乞食。行於拘睒弥乞食,食已,从乞食还,自收藏卧、坐具,持钵、衣,未告侍者,不顾比丘众,独去游方。
  时,有一比丘,於世尊出去未久,来至具寿阿难处,来而言於具寿阿难曰:
  “友阿难!世尊自收藏卧、坐具,持钵、衣,未告侍者,不顾比丘众,独去游矣。”
  “友!世尊自收藏卧、坐具,持钵、衣,未告侍者,不顾比丘众,独往游方时,世尊欲独住,任何人皆不得随从。”
  时,世尊顺次游方到波陀聚落。於此,世尊住於波陀聚落跋陀萨罗树下。
  时,有众多比丘,来至具寿阿难之处,与具寿阿难俱相交谈庆慰、欢喜、感铭之言后,坐於一面。
  坐於一面之彼诸比丘,言具寿阿难曰:
  “友阿难!已久不亲闻世尊之说法。友阿难!我等欲亲闻世尊之说法。”
  时,具寿阿难,与彼诸比丘众俱,来诣波陀聚落跋陀萨罗树,世尊之住处。诣已,敬礼世尊,坐於一面。
  坐於一面时,世尊为彼诸比丘说法,教示、劝导,赞叹勉励,令之欢喜。
  尔时,有一比丘!心生如是思念:
  “如何知,如何观者,得无间尽诸漏耶?”
  时,世尊知彼比丘心之所思念,以告诸比丘曰:
  “诸比丘!我思择而说法,思择而说四念处,思择而说四正勤,思择而说四如意足,思择而说五根,思择而说五力,思择而说七觉分,思择而说八圣道分。
  诸比丘!如是乃我思择之说法。
  诸比丘!如是我思择说法,时,此处有一比丘,心生是念:‘如何知,如何观者,得无间尽诸漏?’
  诸比丘!如何知,如何观者,得无间尽诸漏耶?
  诸比丘!于此处有无闻凡夫,不见圣人,不知圣人之法,不顺圣人之法,不见善知识……乃至……不随善知识之法,以见色为我。诸比丘!彼以见为行,此行以何为因?以何为集?从何而生?从何而现耶?诸比丘!若於无明触所生之所受触者,於无闻之凡夫,生渴爱,依此而生行。诸比丘!如是彼行亦是无常、有为、缘无间尽诸起所生,彼渴爱亦是无常、有为、缘起所生。彼受……彼触亦是无常、有为、缘起所生。彼受……彼触亦是无常、有为、缘起所生。彼无明亦是无常、有为、缘起所生。诸比丘!如是知,如是观者,於无间尽诸漏。
  虽不见色是我,却见我有色。诸比丘!彼以见为行,此行以何为因?以何为集?从何而生?从何而现耶?诸比丘!若於无明触所生之所受触,於无闻凡夫生渴爱,由此而生行。诸比丘!如是彼行亦是无常、有为、缘起所生。诸比丘!彼渴爱……受……触……无明亦是无常、有为、缘起所生。诸比丘!如是知、如是观者,於无间而尽诸漏。
  虽不见色是我,亦不见我有色,却见我中有色。诸比丘!彼以见为行。此行以何因、以何集、从何而生?从何而现耶?诸比丘!於无明触所生之所受触者,於无闻之凡夫,生渴爱,由此而生行。彼渴爱……受……触……无明亦是无常、有为、缘起所生。诸比丘!如是知,如是观者,於无间尽诸漏。
  不见色是我,不见我有色,亦不见我中有色,却见色中有我。诸比丘!彼以见为行。此行以何为因、以何为集、从何而生?从何而现耶?诸比丘!於无明触所生之所受触者,於无闻凡夫生渴爱,由此而生行。诸比丘!如是彼行亦是无常、有为、缘起所生。彼渴爱……受……触……无明亦是无常、有为、缘起所生。诸比丘!如是知……乃至……尽诸漏。
  虽不见色是我,亦不见我有色,我中有色,色中有我。但见受是我,见我有受,见我中有受,见受中有我。见想……行是我,见我有行,见我中有行,见行中有我。见识是我,见我有识,见我中有色,见识中有我。诸比丘!彼以见为行。此 行以何为因……乃至……从何而现耶?诸比丘!於无明触所生之所受触者,无闻凡夫生渴爱,由此而生行。诸比丘!如是彼行亦是无常、有为、缘起所生。彼渴爱……受……触……无明亦是无常、有为、缘起所生。诸比丘!如是知,如是观者,於无间尽诸漏。
  不见色是我,不见受是我,亦不见想……行……识是我,以起如是见,[谓]此是我,此是世间,死后有我、有常、恒、永住而不变易之法。诸比丘!彼以常见为行。此行以何为因……乃至……诸比丘!如是知,如是观者,於无间尽诸漏。
  虽不见色是我,亦不见受……想……行……识是我,以起如是见,而虽不以为此是我,此是世间,死后有我、常、恒、永住不变易之法,但起如是见,[谓:]应非有我,非有我所,应非我、非我所。诸比丘!彼以断见为行。此行以何为因、以何为集、从何而生、从何而现耶?诸比丘!於无明触所生之所受触者,无闻凡夫生渴爱,由此而生行。诸比丘!如是彼行亦是无常……乃至……诸比丘!如是知、如是观者,於无间尽诸漏。
  不见色是我,不见受……想……行……识是我,以起如是之见,但不以为此是我,此是世间,死后有我、常、恒、永住不变易之法,起如是之见,不以为非有 我,非有我所、非我、非我所唯疑惑、犹豫而不追究於正法 诸比丘!彼疑惑、犹豫,而不追究於正法为行。此行以何为因、以何为集、从何而生、从何而现耶?诸比丘!於无明触所生之所受触者,无闻凡夫生渴爱,由此而生行。诸比丘!如是,彼行亦是无常,有为、缘起所生。彼渴爱亦是无常、有为、缘起所生。彼受亦是无常、有为、缘起所生。彼触亦是无常、有为、缘起所生。彼无明亦是无常、有为、缘起所生。诸比丘!如是知、如是观者,於无间尽诸漏。”
一~二 [尔时,世尊]在舍卫城……乃至……
  三 “诸比丘!对色如理作意,且如实以观色之无常性!诸比丘!比丘若对色如理作意,如实以观色之无常性者,则厌患於色。喜尽故贪尽,贪尽故喜尽。喜贪尽故 名为心解脱、善解脱。
  四 诸比丘!对受如理作意,且如实以观受之无常性!诸比丘!比丘若对受如理作意,如实以观受之无常性者,则厌患於受。喜尽故贪尽,贪尽故喜尽。喜贪尽故,名为心解脱、善解脱。
  五 诸比丘!对想如理作意,且如实以观想之无常性!诸比丘!比丘若对想如理作意,如实以观想之无常性者,则厌患於想。喜尽故贪尽,贪尽故喜尽。喜贪尽故,名为心解脱、善解脱。
  六 诸比丘!对行如理作意,且如实以观行之无常性!诸比丘!比丘若对行如理作意,如实以观行之无常性者,则厌患於行。喜尽故贪尽,贪尽故喜尽。喜贪尽故,名为心解脱、善解脱。
  七 诸比丘!对识如理作意,且如实以观识之无常性!诸比丘!比丘若对识如理作意,如实以观识之无常性者,则厌患於识。喜尽故贪尽,贪尽故喜尽。喜贪尽故,名为心解脱、善解脱
[尔时,世尊]在舍卫城……乃至……
  “诸比丘!如来、应供、正等觉者,不取於色由厌患、离欲、灭尽,而解脱,则名为正等觉者。诸比丘!慧解脱之比丘,亦不取於色由厌患、离欲、灭尽,而解脱,
  名为慧解脱者。
  诸比丘!如来、应供、正等觉者,不取於受由厌患、离欲、灭尽,而解脱,则名为正等觉者。诸比丘!慧解脱之比丘,亦受之厌患……乃至……名为慧解脱者。
  诸比丘!如来、应供、正等觉者,乃想……行……不取於识由厌患、离欲、灭尽,而解脱,名为正等觉者。诸比丘!慧解脱之比丘,亦不取於识由厌患、离
  欲、灭尽,而解脱,名为慧解脱者。
  诸比丘!於此,如来、应供、正等觉者与慧解脱之比丘,有何之差别,有何之特相,有何之殊异耶?”
  “大德!我等於法,乃以世尊为根,以世尊为眼,以世尊为依。大德世尊!愿显示此所说之义,诸比丘当从世尊闻而受持。”
  “诸比丘!然则!谛听!善思念!我当说。”
  “唯唯,大德!”彼诸比丘,应诺世尊。
  世尊乃如是说曰:
  “诸比丘!如来、应供、正等觉者,乃令起未起之道,令生未生之道,说未说之道,知道,觉道,悟道。诸比丘!如今诸弟子,随於道,随从而成就。
  诸比丘!此乃如来、应供,正等觉者与慧解脱比丘之差别,特相,殊异是。”
一一 如‘我今为色所食:我於过去世,亦为色所食,如今现在为色所食。我若乐著於未来之色者,则我於未来世,亦应为色所食,乃如今现在为色所食。’彼如是思择、则不顾过去之色,不乐著未来之色,则於现在之色向厌患、离贪、灭尽。
  一二 如‘我今为受所食:我於过去世,亦为受所食,乃如今现在为受所食。我若乐著於未来之受者,则我於未来世亦应为受所食,乃如今现在为受所食。’彼如是 思择,则不顾过去之受,不乐著未来之受,则於现在之受向厌患、离贪、灭尽。
  一三 如‘我今为所想所食……
  一四 如‘我今为行所食,我於过去世,亦为行所食,乃如今现在为行所食。我若乐著未来之行者,乃如今现在为行所食。我若乐著於未来之行者,则我於未来世,亦应为行所食,乃如今现在为行所食。’彼如是思择,则不顾过去之行,不乐著未来之行,则於现在之行向厌患、离贪、灭尽。
  一五 如‘我今为识所食,我於过去世,亦为识所食,乃如今现在为识所食。我若乐著未来之识者,则我於未来世,亦应为识所食,乃如今现在为识所食。’彼如是 思择,则不顾过去之识,不乐著未来之识,则於现在之识向厌患、离贪、灭尽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